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13 16:34:53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小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把相同数量的实物卡归放在一起。

2、让幼儿练习有规律的交替排列实物。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PPT表格

三、活动过程:

(一)准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将水果教具贴在果树上,引出故事情景:

师: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它种的水果都熟了,就请小兔、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一起到他的果园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猴家的果园里都有些什么水果?(梨、苹果、桔子等水果)

2、引导幼儿点出各种果树上的水果,说出各水果的总数,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师:哎呀!果园里有这么多的水果,那你能告诉我,果园的梨树上有几个梨子?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个桔子等?

3、师:小猴今天请了很多的客人,那小猴都请了哪些客人?出示小动物,(一起数)有这么多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每种小动物来了几只吗?提问:如:小兔有几只?(小兔1只、小猫2只、小狗3只、小鸡4只、小鸭5只),请幼儿点数小动物,说出总数,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小结:嗯!小朋友们都数的很对。

(二)按量归类

1、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小猴有点忙不过来了,它想请你们帮帮忙,一起来招待客人,给动物们送水果,好吗?(启发幼儿按数字分水果,在小动物下面1对1地粘贴1个水果。)

2、师:你们看,这里有几只小鸡?(4只)。那谁知道要给四只小鸡送几个水果吗?请小朋友找一找,什么水果和小鸡的数量一样也是(引导幼儿寻找与4只小鸡一样多的水果并点数验证。)小结:对了,他们的数量都是4,所以我们就把数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而且要边放边说:4只小鸡和4个橘子放在一起。(老师示范)。

3、师:谁知道小鸭子吃什么水果呢?你来找一找,把水果送给它吃,好吗?

师:小朋友真棒!但是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吃到水果,谁能把水果送给它们,你想先送给谁呢?(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其他幼儿验证。)

4、师:他放得对吗?说说谁和谁放在一起,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述)。

(三)幼儿操作师:

1、小动物们吃了小猴果园里的水果,都很开心,天快黑了,小动物们想要回家了,它们都住在动物王国里,动物王国里的房子呀!它们的门牌号是用点点来表示的。(老师展示房子,并认出与1-5相对应的点点数),第一组:小朋友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好吗?这只小兔是单独的一只,我们呀就要把她送到门牌号是一的房子里。(做示范,将这只蝴蝶插摆在门牌号为一的房子里)

2、第二组:这组游戏和刚做的游戏时一样的,给小动物找水果的时候,小朋友首先要看看卡片上有什么动物,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再找找什么水果的.数量和它的数量是一样多的,最后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格子里。而且要边放边说:把几的什么和几的什么放在一起。

3、第三组: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图片上印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要去旅行,请小朋友先数数有几个小动物,有几辆交通工具,把相同的数量用线连起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六)结束活动。

让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收拾整理操作材料。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外面玩吧,和老师说再见。

四、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2、练习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大半圆。

2、画有点子1—5的瓢虫教师一份,幼儿人手一只(用双面胶贴在椅子背上)

3、背面有少许双面胶的小虫若干⒋树叶房子,上面有1—5的数字码。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这是几星瓢虫——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1、出示一星瓢虫)

师:看,谁来了?这只瓢虫背上有什么?(点子)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它身上有几个点子?是几星瓢虫?(一星瓢虫)。

2、手口一致点数2,并说出总数。

(出示二星瓢虫)

师:又来了一只瓢虫,这回来的是几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的?

3、手口一致点数3—5,并说出总数。

(出示三星、四星、五星瓢虫)

师:哎呀,来了这么多瓢虫,它们又是几星瓢虫呀?为什么?我们来数一数,看是不是七星瓢虫。(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游戏:瓢虫抓害虫——点子与实物数量匹配

1、师:我们班还来了许多的瓢虫呢,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把你的'小瓢虫找出来贴在手上,你就是小瓢虫啦。

2、讨论游戏规则

师:你是几星瓢虫?谁也是七星瓢虫,拍拍你的小翅膀。七星瓢虫在哪里,走到中间来抱一抱。(请1—2个幼儿回答)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小瓢虫最喜欢吃虫子,可是要吃多少虫子吗?

原来呀,七星瓢虫就吃几条虫子,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办法去捉虫子。(将篮子里的虫子分散放在地上)师:害虫来啦,小瓢虫们,快来抓虫子吧。

4、评议

师:你是几星瓢虫,捉了几条害虫?为什么?

三、游戏: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1、出示树叶房子

师:瓢虫要回家了,看看它们的家在哪里?树叶房子上有什么?数字5会是几星瓢虫的家呢?

2、幼儿送瓢虫回家。

师:你是几星瓢虫?家在哪里?我们送瓢虫回家吧,别忘了把抓到的虫子也带回家。

(幼儿送瓢虫和虫子到相应的房子里,教师观察指导。)

3、将树叶房子贴在展板上,集体评议验证

师:看看瓢虫都回到自己的家里了吗?(集体纠正错误)哪只瓢虫找错家了?为什么?……此处隐藏7599个字……的?

出示2只大象和2只小狗,引导幼儿帮它们排队,请个别幼儿来操作,边排边说:一只大象排在小狗的后面,一只小狗排在大象的后面……最后,从前往后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2)对应匹配食物。

出示香蕉和骨头图片,让幼儿看图说说:这里有什么?谁来把它们送给大象和小狗,边送边说:__,我送你一根什么,…..

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学习正确运用量词。

2、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

排序匹配活动。

观察标记图上的.动物,学习依样接着摆放动物,再对应匹配食物,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

(2)、第四、五、六组。

依样排序。

观察标记图上的图片,请你依样排列。

观察实物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短线或小圈,记录实物数量。

3、活动评价。

4、展示幼儿活动材料,请幼儿说说他市怎样排卡片的,体验有规律的序列。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玩有关圆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使幼儿体验活动乐趣。

难点:能够用各种圆形材料组合成美丽的复合图形。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圆形积木、纽扣、薯片罐、八宝粥罐、圆形棋子、用硬纸板做的'斜坡、牙签、中心有孔的圆片、长方形积木等。

2、学习准备:课件(春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课件导入:

提问:“看,谁来了?”

回答:“春姑娘”

二、自由活动,感知圆形:

1、提问:“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礼物?在玩一玩,玩的时候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幼儿在礼物箱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去观察、思考、讲诉。

3、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

提问:你找到的物品是什么样子?有圆形么?

4、教师小结:

三、互动游戏:

出示课件,在图中找出与圆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四、分组制作小轮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1、学生自选材料制作。

2、做成的小轮子从斜坡上滚动下来,加深学生对圆形物品特性的理解。

五、延续活动:

1、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也是圆形宝宝变的?

2、给圆形娃娃涂色。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5

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方形是低年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方形的物品。幼儿在吃点心、玩玩具的时候老师都会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认识形状的名称。幼儿在多次认识中已经知道了方形,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来区别大小方形。

2、重点难点:

认识大方形和小方形,区分大小。

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方形的认识,能区分大方形和小方形。

2、学说句子:大方形回到大篮子或小方形回到小篮子(大方形回家了、小方形回家了)。

活动准备:

1、大、小篮子。

2、大方形和小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直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一些纸片片让幼儿观察。

提问:老师这里有许多的片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大小纸片片供幼儿观察。

提问:看看这两个方形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出示大方形、小方形让幼儿认读)

评析:直接出示实物,将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过来了,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又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教师做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游戏的规则。

教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个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

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数次。

评析:游戏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里采用变变变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观看游戏的玩法,进一步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了幼儿想自己操作的欲望。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看似平常,却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1、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方形,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给你一个大方形或给你一个小方形。

2、第二次发方形,老师边给边提问:这是什么形状的?

3、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方形出来了,幼儿就把小方形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方形出来了,幼儿就将大方形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评析:幼儿在此环节中有了自己操作的机会,当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点达到了高潮。个个幼儿都变得专心致志,

四、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换游戏。

鼓励幼儿拿着两个图形找一个老师与她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评析: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游戏,一方面让幼儿对大小方形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另方面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送方形回家。

1、教师:方形娃娃玩累了它想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2、出示两个方篮提问:这是一个什么篮子?

3、要求边送边说一句话“大方形回到大篮子里。小方形回到小篮子里。”

4、幼儿一个一个轮流上来送方形回家。

评析:送方形回家这个环节既是一个活动的尾声部分,又是一个让幼儿巩固知识的复习过程。幼儿通过这个环节,既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又学说了一句完整的话语。

活动后反思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神秘的变魔术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并进行比较,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我给他们每人了一个大方形和一个小方形,采用变变变的方式,让幼儿将两个图形进行对比。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同时又通过一个个游戏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及格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托班幼儿的心理。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