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启蒙教育分析
集体超负荷勤奋不正常
勤奋刻苦,一直都是传统美德之一,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莫不如一。特别是在启蒙教育上,教孩子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都是基本教育的内容之一。
传统社会中的启蒙教育,大多都由私人教育完成,这种教育之中,许许多多勤奋读书的人都被树立成学习的典范和榜样,比如胤恭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等。
其实,论到勤奋刻苦,今天的孩子远比古人更加刻苦,更加勤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年至2010年)》,报告显示,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在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钟,比国家规定的最低时间9小时少了1小时23分钟;而在周末,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也只有7小时49分钟,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9小时少了1小时11分钟。
这 种超负荷的勤奋看起来很美,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这种集体的刻苦是不正常的。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勤奋学习的人,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时代,像 今天这样,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压迫性的体制,去逼迫孩子不得不勤奋,不得不刻苦。不管这个孩子未来会做什么,想做什么,不管是上智下愚,不管是贤不肖,都 同样地被迫加入到了知识竞赛的大潮之中,所有的孩子竞争同一个目标,这是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
启蒙教育应重点育“人”
中小学教育,其实是一种启蒙教育,是人生之初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启蒙都应该是培养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传 统教育之中,大量的蒙学典籍和理论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对于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教育他们怎么做一个人才是启蒙教育的重点。朱子《大学·章句序》中 说,“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 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什么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其实就是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也就是怎么样做一个人。至于想学知识,则需要心智稍长之后,可以自我选择,是大学之教,在传统社会,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了。
现代教育中的基本理论也是一样的,除了教会孩子做人的基本常识,伦理道德的规范、待人接物的礼仪之外,还要教会他作为一个国民的常识。
追求知识到底为了什么
然而在今天,我们的启蒙教育完全陷入到对知识的盲目追求中,考核体系逼迫孩子,用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去追求知识的储备和积累,却忽略了启蒙教育的根本目的——怎么做人。
这是一种严重的偏差,从来没有任何时代的教育如同现在一般。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教育的不良背后,是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发生了不良变化,目标变得单一化,学校追求升学率,社会上的人们追求财富。所有人的生活都单一化了。
教 育目的单一化的结果是什么?教育本身被卷面考试所主导,不关心孩子的成长。教学科目繁多,安排不合理。学生则在这种只追求知识的教育中,承受着巨大的压 力,学了一肚子知识,但是真正对未来有用的有多少?实践证明,这些知识在我们日后工作和生活中,真正用到的或还能想得起来的很少,当初学到的知识在应付完 考试后,都还给了课本和老师。
比如,数理化在中学教育中占的比例很重了,这些知识在以后能用到多少呢?相比之下,可能更有用的历史、地理、哲学、法律、国民常识等,反而成了副科。
这 其实是一种悖逆,传统教育教人怎么做君子,现代教育教人怎么做国民,但是现实的教育是教人做科学家等各种“家”。在中小学,最聪明的孩子都去学数理化了, 学不动数理化的,才去学文科。其实真正合理的是,最聪明的孩子都应该学历史、哲学、法律、地理等,然后才去学数理化,现在却被我们弄颠倒了。
价值观决定教育
当今启蒙教育的悖逆,带来的是整体的压力,非独孩子、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不轻松。更加无奈的是,所有人都认为不对,但却又不得不投入到知识竞赛的大潮中去。
目前,还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办法能改变这种局面,因为需要的是彻底的改变,目的要变,内容要变,方法也要变,这种改变是等不来的,它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作为背景,才有可能带来教育体系的变化。
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在试图做一些努力,借鉴传统启蒙教育的理论,推动学生读经。传统的启蒙理论确实可以借鉴,传统蒙学教育的优点是不试图给孩子灌输太多的知识,缺点则是强加灌输特定人生观和世界观。
更高层次的传统教育,比如书院教育等,则有更多可以借鉴的,比如强调教学相长,强调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等。
实际上,也有极少数的人开始试图摆脱当今教育的藩篱,让孩子彻底离开教育体系,接受另外一种教育。
而另外一些家长选择让孩子读经、接受传统教育的方式,则可能效果不大,因为它无法离开现有的教育体系,知识追求、升学率追求仍在,这时候让孩子读经,可能反倒会增加负担,而不是改变现状。
此内容由国学网的小编整理并分享,请继续支持国学网,小编将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国学资讯。
文档为doc格式